五软为虚,五硬为实,无论软硬,均有五迟–论五迟五软五硬的关系、机理和防治

评论6981

五迟、五软、五硬

【定义】五迟为立、行、发、齿和语迟。五软为头项、口、手、脚和肌肉软。五硬为头项、手、足、腰和肌肉硬。其中,五迟为功能丧失或迟缓。五软为肌肉无力而瘫,五硬为肌肉痉挛拘急,最终都造成小儿相应功能障碍。

【病位】大脑、肢体

【病势】虚实夹杂。五软为虚。五硬多实。

【病性】寒热错杂。

【病因】家族遗传、孕母感染邪毒,出生意外,后天脑病、脑损伤,滥用药物损伤大脑。

【基本病机】脑髓不满或痰瘀壅阻脑窍。

【理论依据】

一、中医

1.五迟五软五硬的概念

五迟五软五硬均以“五”这一数字概括疾病,这是受到中国古代五行思想的影响。其实,小儿发育过程中的功能障碍可以表现在孩子的各个时期的各个方面,如运动、感觉、表情、视觉、嗅觉、味觉、语言、协调性等。判断孩子是否存在五迟五软和五硬,关键不是记住具体有哪五项。而是将孩子的某种状态和功能同大多数同龄孩子相比较,并且比照该年龄段孩子应有的生理功能。如记住正常婴儿发育口诀,就可以比较容易的恒量孩子是否存在发育障碍了。

1月竖头2-3抬,4月支撑床离肩。5月侧身6月翻,7坐8爬9牙尖。

十月叫爸11站,1岁迈步走向前

附正常孩子发育图

五软为虚,五硬为实,无论软硬,均有五迟–论五迟五软五硬的关系、机理和防治

 

如果该出现在某一年龄段的功能没有出现就应考虑五迟诊断(排除个体差异)。如果五迟伴全身肌肉无力,支撑困难就是五软。如果五迟伴全身肢体痉挛,肌张力高就是五硬。不必拘泥于五所指代的那些部位的那种功能。

2.脑为髓海,主灵机记性,为生命之本,主脏腑与肢体的发育和协调。

头为髓海。大脑即脑髓,位于颅骨内。因为脑髓为一团胶冻状物质,脑髓与脊髓相通,与骨髓形态相似,故中医认为脑髓为肾精所化,由气血凝聚而成。功能上,《灵枢·海论》有“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灵枢·口问》“故邪之所在,皆为不足。故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本草纲目》则谓“脑为元神之府”,(元神本为心所主,是生命的象征)。

著名医家王清任意识到是大脑而非心主灵机记性,并观察到人的聪明与否全在于脑。他指出:“灵机记性在脑者,因饮食生气血,长肌肉,精汁之清者,化而为髓,由脊骨上行入脑,名曰脑髓。盛脑者,名曰髓海,其上之骨,名曰天灵盖。两耳通脑,所听之声归于脑,脑气虚,脑缩小,脑气与耳窍之气不接,故耳虚聋;耳窍通脑之道路中,若有阻滞,故耳实聋。两目即脑汁所生,两目系如线,长于脑,所见之物归于脑,瞳人白色,是脑汁下注,名曰脑汁入目。鼻通于脑,所闻香臭归于脑,脑受风热,脑汁从鼻流出,涕浊气臭,名曰脑漏。”他还观察到小儿的生长发育为大脑主导“看小儿初生时,脑未全,囟门软,目不灵动,耳不知听,鼻不知闻,舌不言。至周岁,脑渐生,囟门渐长,耳稍知听,目稍有灵动,鼻微知香臭,舌能言一二字。至三四岁,脑髓渐满,囟门长全,耳能听,目有灵动,鼻知香臭,言语成句。所以小儿无记性者,脑髓未满;高年无记性者,脑髓渐空。李时珍曰:脑为元神之府。金正希曰:人之记性皆在脑中。汪讱庵曰:今人每记忆往事,必闭目上瞪而思索之。脑髓中一时无气,不但无灵机,必死一时,一刻无气,必死一刻。”

由于大脑为人体运动、感觉、情感和五官的中心,因而大脑一旦受损,或发育不良,必将影响人体的生长发育和脏腑、五官、肢体之间的协调从而导致五迟五软或五硬。虚证为髓海空虚,脑髓不满。实证多因痰瘀等蒙蔽清窍。

3.大脑统摄任督,任督统领阴阳

人以阴阳为本。“清阳为天,浊阴为地”,“阳主升,阴主降”,“清阳出上窍,浊阴归六腑”。由于头位置最高,为人之天,为升之终极。当轻轻与清亮的阳气上升最终到达大脑时,将被脑髓贮藏。“脑髓+清阳”,脑髓精明,清阳清轻,精血阳气,万物发生;灵机记性,随之产生;脏腑肢体,由此协调。

“阳化气,阴成形”。人的生长与发育和和脏腑器官的功能活动是人体阴阳消长的必然结果。

传统中医经络理论认为,人体正中线上一前一后分布着督脉和任脉。督脉为阳经之海,总督诸阳。任脉为阴经之海,总任诸阴。二脉上端上头,与脑髓相连。下端入小腹,与丹田相通。揣摩“阳主升,阴主降”,审视“气沉丹田”等学说,可以建立起“大脑-任督”模式:丹田发出督脉,从下至上,循行于人体后正中线,至头,至上龈中。脑髓发出任脉,出承浆,从上至下,循行于人体前正中线,下至丹田。任督二脉构成环路,连接大脑和丹田。从而对全身阴阳进行调节。即阴阳之本在大脑与丹田,阴阳之协调在于任督。

五迟五软五硬表现为人体生长发育状态差,表现为功能障碍与不协调。据此推导其病位当在任督和主导任督的大脑和丹田。

4.发育障碍虚实论

发育障碍症有软硬之不同,理有虚实之异。软为萎软,无力,难于支撑,是血脉空,经络空,筋骨空所致。由于精、气、血不足,不能充养脏腑、经络、五官,五体,才软,才萎,才无力,故五软为虚。而硬为逆气、痰浊、瘀血、寒湿、热毒等邪气,或病理产物充斥于脏腑和肢体。邪气鸱张,痰瘀停蓄,局部压力增高,肢体重着、拘急,才硬,才僵,才抽掣,发为五硬。故五硬多实。
虚使人运动无力,丧失功能。硬使人僵直,角弓反张,不能完成正常功能。故无论虚实、软硬,均为人体功能障碍,都会使正常功能变异或丧失而发为五迟。

二、西医

1.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是指群体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定的特征。虽然个体有差异,但却存在普遍现象

(1)不平衡性
身体中的各组织、器官的生长速度不同一,时间不同一。有的先,有的後,有的快,有的慢。如脑的发育先快后慢,7-8岁脑的重量已接近成人。生殖系统生长较晚,淋巴系统先快后萎缩,皮下脂肪层在低龄充实,肌肉组织学龄期发育加速。

(2)程序性
一般生长发育遵循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如运动发育先抬头,次抬胸,再坐、爬、站、行。胎儿和婴幼儿头部领先生长,以后生长得很慢,甚至不长,致新生儿和小婴儿头大身小,四肢短。以后,四肢增长速度快於躯干,头逐渐变小,躯干变粗,四肢增长。

(3)连续性
在整个生长发育期,儿童的生长过程连续不断。有时快些,有时慢些,但决不停滞。一般体格生长,年龄越小增长越快,出生1个月内生长超级快,3个月内生长很快,6个月内生长也快,到3岁时生长速度还是不错,这是小儿生长的黄金时期,要高度重视与积极利用。

2.影响生长发育的原因

(1)脑发育不全或损伤

遗传,或孕期和围产期的多种原因均易导致胎儿脑发育异常,如早产、低体重、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颅内出血、胆红素脑病、新生儿感染、宫内感染、新生儿低血糖等,孕期妊高症、妊娠期糖尿病、甲低、孕期感染等孕期因素等。一旦大脑损伤,将导致脑性瘫痪,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变性坏死、软化、纤维化、萎缩,脑沟变宽、脑白质丧失、神经细胞不同程度减少等。其大脑损伤和病变部位与之对应的区域或脏腑功能将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

(2)用进废退学说

初生婴儿,一张白纸。功能活动,必须靠后天雕琢。胃肠,呼吸,运动,五官,协调性都依赖后天的刺激而发育。多用就好用,就生长越快,不用则废,则退化。因而,一旦相应大脑病变,其相应中枢支配的区域和器官功能就会减弱或完全丧失。不能活动,不被利用,最终也就生长发育停滞。

3.调治
推荐婴儿抚触和感统训练,提倡亲子沟通和母乳喂养。

【治疗】

一、原理

1.健脑益智,促进大脑发育。

2.整体治疗,用进废退。

3.改善睡眠,增进饮食,后天养先天。

4.五软补虚为主,五硬化痰逐瘀为主。

二、治法

1.中药:鹿茸、天麻、人参(补脑健脑,促大脑发育)、石菖蒲、远志(开窍豁痰)、红花、三七(活血化瘀)、龟甲、怀牛膝(强筋壮骨)。作用:调补阴阳,开窍益智。口服,一次10-15毫升,一日3次。

2.小儿推拿:囟门推拿法(分别摩、揉、弹、振囟门,活化大脑,唤醒作用强烈)、鸣天鼓与双风灌耳(开窍醒脑,益智)、调五脏、黄蜂出洞(十指连心,刺激心包络,协调脏腑功能)、推上三关与下六腑(攻补兼施,适其寒温)、腹部与脊背操作(调理任督、协调阴阳)、按揉足三里与阳陵泉(治萎独取阳明、筋会阳陵泉)。

【注意事项】

1.早发现,早治疗。对于高危因素产妇生产儿,应仔细检查。应熟悉小儿生长发育规律,定期体检随访。治疗过程中细心观察,仔细体会,此类患儿与普通患儿的手感、反应、动作和目光有细微或明显不同,应及早发现,早期干预。

2.治疗时配合音乐、言语、图片、玩具等。做好家长指导,如抱姿,喂养及简单训练等。

3.病程很长,要有耐心和思想准备。不放弃,尽全力

【支撑材料】

《诸病源候论》“齿不生候”,“数岁不能行候”,“头发不生候”,“四五岁不能语候”。

《小儿药证直诀》“长大不行,行则脚软,齿久不生,生则不固,发久不生,生则不黑”。

《张氏医通》“胎弱也,由父母精血不足,肾气虚弱,不能荣养而然。”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心气怯者,则性痴而迟语,发久不生,生则不黑。心主血,发为血之余,怯则久不生也。心系舌本,怯则语迟也。”

《保婴撮要》“心之声为言。小儿四岁、五岁不能言者,由妊母卒有惊动,邪乘于心,致心气不足,故不能言也。”

《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小儿五迟之病,多因父母气血虚弱,先天有亏,致儿生下筋骨软弱,行步艰难,齿不连长,坐不能稳,皆肾气不足故。先用加味地黄丸滋养其血,再以补中益气汤调养其气。又足少阴肾经,其华在发,若少阴之血气不足,即不能上荣于发,苣胜丹主之。又有惊邪乘人心气,至四五岁尚不能言语者,菖蒲丸主之。”
《古今医统》“有日月不足而生,或服堕胎之剂不去,而竟成胎者,耗伤真气。”

《婴童百问》“五软者,头软、项软、手软、脚软、肌肉软是也。……夫头软者,脏腑骨脉皆虚,诸阳之气不足也。项软者乃天柱骨若,肾主骨,足少阴太阳经虚也。手足软者,脾主四肢,乃中州之气不足,不能营养四肢。肉软者,乃肉少皮宽,饮食不为肌肤也。口软者,口为脾之窍,上下龈手足属阳明,阳明主胃,脾胃气弱,舌不能藏而常舒出也。”

《证治准绳》“譬诸阴地浅土之草,虽有发生而畅茂者少。又如培植树木,动摇其根而成者鲜矣……婴孩怯弱,不耐寒暑,纵使成人,亦多有疾……若投药不效,亦为废人。”

《保婴撮要》“原其要,总归于胃。盖胃为水谷之海,为五脏之本,六腑之大原也。治法必先以脾胃为主,俱用补中益气汤,以滋化源。头项手足三软,兼服地黄丸。”

《小儿推拿秘书·杂症门》“治口哑不语,乃痰迷心窍也。宜清肺经,推板门,揉天枢。治手不屈伸,乃风也,宜揉威灵穴。治四肢软,乃血气弱也。宜补脾土,掐四横纹,天门斗肘。……治头软,上天心一灼,脐上下各一灼。治口不开,多揉脾土,掐颊车,揉心窝。”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