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妈妈就因为孩子大便先干后溏而来诊疗。妈妈说孩子脾虚,其它医生也说孩子脾虚。
翻了翻中医书,几乎所有中医书籍确实认为有脾虚。只不过有纯脾虚,有胃强脾弱,有胃火脾寒,还有肝旺脾虚等。
既然有脾虚,运化弱了,就容易积食。于是,单单的一个大便先干后溏就成为了补脾,忌口,限制高蛋白食物的借口。
其实,大便先干后溏是典型的中医思维。大便先干,提示水枯竭。而能灼伤津液的在胃肠道中只有胃火和肠火。而胃和大肠在中医都属于阳明经,于是,先干就责之于阳明实证,责之于胃热肠热了。但后来又是稀的呢?稀的,就是水多,而这部分水本来是应该从小便排走的。现在没有排走,还在大便中。就是清浊不分啊!升清和降浊本来是脾的功能。脾主运化嘛,于是,大便的后溏也就顺理成章地归于脾虚了。
脾属于五脏,五脏“满而不能实”(只能被精血充养),脾原来不能实,只能虚。
“小儿脾常不足”!当中焦有了病变的时候,特别是积滞、腹胀、便秘、口臭等实实在在是脾的实证的时候,却碍口饰羞。最终让胃去背黑锅。因为胃属于六腑,六腑“实而不能满”(只能被糟粕夯实)。中焦病症,实在阳明,虚在太阴,热在阳明,寒在太阴是传统中医认识脾胃病变的基本观点。如果不考虑胃,那导致津液减少的便干就只能考虑肝郁、肝旺、肝火了。恰恰“小儿肝常有余”“肝火易旺”嘛。
考中医文献,有“脾约”病。出自《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247条)谓“跌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硬,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成无己注释为“跌阳者,脾胃之脉诊。浮为阳,知胃气强,涩为阴,知脾为约”。其中,约为约束,与虚类似,为脾气不得舒展矣。由于脾气受约,气馁不运,脾失转输,不能布津,大量津液输入膀胱,导致小便数而大便硬。后来,脾约演变成为大便先干后溏。
其实,大便先干后溏属于正常大便。大可不必忧虑。
何以言之?
小孩一天多少餐?
三个正餐,半上午和半下午两个加点,睡前还常常加一餐。也就是说孩子一般一天内会有5-6餐。两天至少10餐吧?
而大便的规律是1-3天一次均为正常。
以2天一次大便为例。两天吃了十餐,将有十次集中形成糟粕的机会。第一次糟粕先形成,为大便的头一节,后面进餐形成的糟粕将依次排列。先形成的糟粕停留时间最久,掺揉时间最长,被吸收的水分最多,当然就干结了。后面的呢?当然依次逐渐稀一点,至最近一次形成的糟粕,肯定该稀了。
所以,大便先干后溏,真是生理现象。
即使要调整,关键也在缩短大便排出的时间。如果能将2-3天一次大便转导为1天1次,或1天2次大便,先干后溏自然就解决了。
明确了这一点,我们不去补脾,不忌口,反而让孩子多吃水果,结果真调理好了很多孩子的先干后溏。
小儿推拿处方为清胃,清大肠,退六腑,推下七节骨,揉龟尾,抱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