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现代康复医学理论的因与果颠倒一下–论小儿脑瘫的治疗关键

评论319

如何刺激和影响大脑?

这是他长期思考的问题。

这个问题来自临床。

沛沛就诊时2岁。她不习惯娘肚子里漆黑的生活,提前跑了出来。她不但比其它小朋友矮小,而且肢体僵硬,不能弯曲,腰拱得像一座桥。她不能坐,不能翻身,不能爬,也不能言语。连喉头都凝固,不能吞咽,牛奶是流到胃中去的。这种病,西医诊断脑瘫,中医叫五迟五软。沛沛不软,还硬。古代医书中真有五硬。于是,诊断五硬了。

他按照中医肾精不足、肾气不充,脾胃虚弱、水谷不运,以及肝风内动等病机,分别补肾经、揉二马、揉肾俞,补脾经、运内八卦、捏脊和心肝同清、掐揉五指节等手法,还挑疳,灸神阙,还让康复班同学轮流做现代康复。

一个月过去,疗效不好。

一个季度过去,还是那个样。

半年了,仍然没有起色。

孩子爸爸安慰他:“我们有思想准备。对沛沛的治疗只是一种寄托。我们已经在北京中国康复中心治了半年。在成都,也跑了很多医院,坚持很久了。”

虽然孩子爸爸理解他,也认可中国权威机构关于这个孩子难于康复的评估。但他爱孩子,理解父母的心情,看不得患儿痛苦。

一天,沛沛奶奶说:“乖孙女啊!你到底不满意谁?只要对着他哭,我就替你出气,一定打倒他!”

孩子没有哭。

他仍然埋头推拿。

不久,他听见抽泣声。原来,孩子奶奶哭了。因为沛沛不但没有哭,甚至连眼珠子都没有动一下,根本没有表情。

那天晚上,他又失眠。他第一次感受到“医生”的份量。他认为,作为职业,农民种地,工人做工,警察维持治安。只要粮食和蔬菜足了,日用品和器械丰富了,社会整体稳定了,农民、工人和警察就圆满履行了职责。医生呢?“医生”是医治疾病,维系生命的意思。医生的职责是把病人治好。然而,面对沛沛这样的疾病,他却束手无策。联想到癌症、糖尿病、慢支炎、心衰、尿毒症、肝硬化、高血压、脊柱侧弯等等,他觉得医生在很多时候其实都是无可奈何的。

“世界上,最对不起职业称号的就是医生!”他感叹。

“虽然很多疾病目前还不能治,但是咱们不能停止探索!”这是他的座右铭。

面对沛沛,面对沛沛呆滞的目光,他开始思考。

他重复着沛沛所患疾病的名称“脑瘫-脑瘫!”

突然,脑海中灵光闪耀!脑瘫病人虽然表现为运动、感觉功能障碍,甚至完全丧失。但病名却非常明白。“脑瘫”!瘫痪只是表现形式,大脑才是问题本质。

他去参观现代康复。康复师把患者当成刚出生的婴儿,哪怕已经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他们忙碌着对患者进行几乎从出生到1岁左右婴儿期的各种功能训练。有的翻身,有的起坐,有的抓握,有的摄取,有的站立,有的迈步,有的弯腰、旋转、伸屈,有的发音等。

他在现代《康复学》教材中找到了理论根据。

原来,重度瘫痪,功能完全丧失;轻度或中度瘫痪,则正常的动作和姿式被一种变形的(畸形)异常动作与姿式代替。这种异常动作与姿式被固定下来后,患者就渐渐忘却过去曾经有过的那些使人坐如钟、行如风,能鱼跃,能太极,能唱出悦耳的歌曲和跳出优美舞姿的正常的协调的动作与姿式。

“不破不立”!如果不打破这种模式,不纠正病理状态下异化的动作与姿式,人体本能的正常动作与姿式就永远回不来,瘫痪也就治不好。

所以,现代康复将培育和训练患者,让他们从婴幼儿学起是有理论根据的。就像本来的良民,沾染上恶习成为刁民。恶习不除,难以重新成为良民。除恶习类似纠正异常的动作与姿式。近朱者赤,让他跟好人学好人则是培育正常的动作与姿式。

康复医学发展的一百多年已经证实这是一种确有疗效的改善大脑功能的方法。

但是,如果从进化和代偿的角度看,则异常的动作与姿式只是疾病状态的需要,是人类为了求得在恶劣(疾病)状态下生存所迫不得已而产生出来的一种本能!理论上,原发疾病治不好,这种由原发性疾病派生出来的异常的动作与姿式也就永远纠正不了。他的这一假说将目前康复的正统理论的因和果完全掉了个头!

他又一次念叨“脑瘫脑瘫。大脑是本,瘫痪是标”。他更加坚信:只有大脑功能恢复了,异常的动作姿式才能彻底得到纠正,人类才能重新获得正确的动作与姿式。

 

文章来源 公众号:廖品东教授小儿推拿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