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不敢想的!–下法的特色、原理、方法与适应症

评论664

下法在小儿推拿中运用很普遍。心腹积滞和内热,特别是便秘、腹痛、腹胀、恶心、呃逆、呕吐、厌食、疳积、癃闭、肥胖和发烧等,常常一泻而通,一通而愈。六腑通、经络通、气血通、全身通,一通百通。

中药下法运用大黄、芒硝、番泻叶、莱菔子、枳实等,它们含有不同的致泻药理成分。用了就会拉肚子。弄不好会拉得人头晕目眩、脚粑手软、心累气短。旧病没有好,新病拉出来。难怪民间谓“大黄救人无功,人参杀人无过”。医圣张仲景对于下法,小心谨慎,谆谆教导:这不能下,那不能下。他翻了翻《伤寒论》,区区398条条文,竟然有近10%(37条)为泻法、泻法禁忌和误泻的严重后果(计有表证、少阳病、虚寒证、津伤证、血不足证、阴阳两虚等禁用下法)。没有办法!张仲景时代,一旦拉到脱水,生命就奄奄一息!!

他过去,受小儿 “草木之方萌”影响。害怕泻药损伤孩子柔弱的脾胃和其它脏器,害怕腹泻伤害孩子幼小心灵,更害怕腹泻产生的脱水和电解质紊乱使脆嫩的幼芽夭折。他很少,或不敢运用下法。

春光明媚的一天,针90级同学从四面八方回到母校庆祝自己毕业20周年。学生没有忘记他这个老师。特别邀请他参加。

华西是全国西医医院翘楚。华西中西医结合科治疗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名震全球。他早就想参观学习。

聚会结束,他就随同学来到华西。

医生仍然穿白大褂,病房仍然是床、柜、输液架,并无特殊。病床上躺着各种肤色的人。

他开玩笑说“我们来到了联合国”。

是的!因为华西能够将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死亡率从60%降到10%。所以,全球想活命的土豪们才不惜重金都朝成都跑,甚至有包机或专机!华西成功秘诀在于中医,在于大胆泻,彻底泻。

一个肥胖病人呻吟着。病人因为花天酒地付出代价。在与朋友聚餐后突然腹胀如鼓,腹痛难忍,被送到医院,这是典型实证。一个瘦子,从乡下来,颜面没有一点血色,连呻吟力气都没有,气血虚弱到极致。

主任都下口服中药医嘱,而且中药成分基本没有区别。他一看处方傻了眼。大黄30、芒硝60、枳实60、厚朴60、白芍30、甘草10(克)。

“虚实都用这个方吗?量是不是太大?胰腺炎不是要禁食吗?口服中药会不会┉”他想的问题太多。

“快!灌进去”主任指着瘦子对护士说。

“快!建立静脉通道”

胖子的手上,瘦子的手上和脚上都被扎上。

液体顺着针尖滴入患者血管。瘦子的液体根本不是滴而是流,飞快地流,而且不是一根管子流,是三根管子!一根输血,一根补营养,一根消炎。

此情此景让他联想到河床。肠道内的粪便、糟粕、秽浊犹如流淌着的河流中沉积下来的淤泥和杂物。长此以往,肠道会如河床一样变浅,变窄,堵塞,从而影响消化、影响肝胆胰,影响气血生成。疏通河流的常用方法是上游蓄水、放水,下游开闸泄洪,借助增加的水流量将淤泥杂物等荡涤一空。这个时候,上游的蓄水和放水其实是泻法的组成部分。没有上游的蓄水和放水,仅仅开闸泄洪,是泄不出来洪,也带不走淤泥和杂物的。

“只有水蓄得多,才冲刷得干净!”他有所感悟。

果然,胖子和瘦子服药后都大便流淌。胖子一天竟然拉16次。2天后,胖子腹不胀了,疼痛缓解了,竟然又想花天酒地。瘦子虽然拉,但因为即时补足了血容量,调节了电解质,瘦弱的脸上也有了血色,精力开始复元。

其实,华西和国外西医专家一开始并不看好中药。认为只是提供了急性胰腺炎需要泻下的思路。猜测是处方中芒硝的主要成份硫酸钠发挥作用。但单独运用硫酸钠或公认的泻药硫酸镁,却并没有降低死亡率。

中药就是中药,处方就是处方。神奇的中医处方!

他在华西受益良多。但面对现实,他仍然少于运用药物。不仅是他,就是张仲景在世,恐怕对于华西的这种泻法,在没有全面而先进的输液技术情况下,恐怕也不敢冒然运用。

既然中药下法没有优势,那么推拿下法呢?

通过比较,他发现推拿下法优势明显。推拿下法,虽然冠以“下”,但它只是手法和穴位组合。不用药,没有无毒副作用。绿色自然。不会扰乱人体阴阳气血。这是大前提。如此大前提下,还有什么不可以下!

在他看来,实证应该下。及时下,坚决下,加速下,彻底下。邪气在体内停留哪怕只有1分钟,就会对人体危害1分钟。早1分钟清除掉,危害就早1分钟过去,安全就更加可期。对于虚证和寒证,中药不能下!小儿推拿却可以下。因为,所谓“下”只是在某个穴位处摩了摩,揉了揉,只是增加了大便次数,它绝不会让寒证雪上加霜,过不了冬,迎不来春;也决不会让虚证虚上加虚,一虚到底,气亡血脱。

“增加的只是大便!”他反复强调。

“对于已经成型的大便,排不出来才有后顾之忧!即使年老体弱,即使幼小婴儿,大便堵住,才是医生护士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那个时候啊,能够抠出来就是最佳选择!”

“抠啊!”他一边比划着手指,一边问“这难道不是推拿手法?”。

话虽如此,但为了取得更好临床疗效,规范下法仍然是学术界需要关注的问题。

理论上下法具有排出性、下趋性和清热性,其对应病机为积滞、上逆和内热。

①排出性 下法最直观为大便小便次数和量增多,能直接治疗各种便秘和小便不通。同时,下法刺激患儿排便、排气、排尿,减轻胃肠和膀胱负担,畅快下焦,让胃肠腾出更多空间,利于进食和减肥,故对于厌食和肥胖几乎立竿见影。又因为排出更多糟粕,减轻或消除肠道毒素重新吸收入血而适用于面斑、皮肤搔痒、早衰、性早熟、磨牙、眨眼、多动、夜啼等病症。

②下趋性 下法方向向下。它与人体自身消化趋势一致。下趋趋势有利于消除患儿胸闷、脘痞、腹胀、腹痛、呃逆、恶心、呕吐等,也用于咳嗽、哮喘、痰鸣、头痛、头晕、夜啼、视物昏花、耳鸣等。对于改善患儿睡眠,增强消化能力和增进患儿精神活力,甚至提升聪明程度等都有好处。六腑以通为用,糟粕和腐浊之气总宜下行,直到排出!

③清利性 胃肠更加洁净,利于消化和减少有毒物质吸收。肠道清洁,各种过敏反应减少很多,疮疡、湿疹、痘痘相应减少!清利性还适用于临床发热。发热以体温升高为特征。热与火同性。经云“阴虚(阳亢)生内热”。体温高,无论实火还是虚火,也无论明火还是暗(郁)火,火性上炎。故发热体温增高时,必须运用下法。将火降下去,火不上冲头脑就不糊涂,不扰心肝就不惊厥。降下来,不复燃,热就退了。

该如何下?

他过去常用清胃经、清大肠、清小肠、退六腑、运内八卦、揉板门、掐揉四横纹、捏脊、推下七节骨等。

他一边在手上操作,一边问自己“拇指脾,食指大肠,第一掌骨桡侧胃,前臂尺侧六腑,虽然被冠以脾、大肠、胃和六腑等名称。但实质上,脾、胃、大肠、六腑等内脏器官都在脘腹,只能在脘腹!在上述所谓脾、胃、大肠、六腑等穴位操作,它们对腹腔脏器的作用总为间接,总是通过皮部经络和穴位感应,传导至脾、胃、大肠和六腑等内脏,通过内脏整合、调控,作出反应,才实现治疗目的!”

想到这里,他突然有了灵感!

“有没有直接刺激胃肠的便捷方法呢?”

有!

周于蕃的《小儿推拿妙诀》给出答案。其下法颇有特色。周于蕃是直接在小儿脘腹部操作通便的第一人。在书中专门立的《下法》篇中阐述了下法的作用、意义,特别突出了脘腹部操作(手掌穴位只提及横纹推向板门)。

他将周于蕃下法一节分解出来,记牢了。

基本术式共四部:

①抱肚法:两手搂抱肚腹,逐渐加力至患儿最大忍受度,缓缓搓揉1-3分钟。

②揉肚脐:以手掌贴于肚脐,左右转各揉1-3分钟。

③推少腹:抱患儿同向坐,两手从两侧贴于小腹。操作时运用平推法从两侧(外上)斜向中间(内下)推抹,去重回轻,1-3分钟。

④下推中脘:患儿仰卧。医者两手交替,从剑突向下推至小腹关元约1分钟。

从现代华西学到理念,从古代周于蕃吸取方法。从此,他的临床疗效极大提高。

 

文章来源 公众号:廖品东教授小儿推拿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