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手法对人体自我调节系统的不同影响–推拿调节升降的原理探讨

评论292

3.按而收之、阻截升降

轻摩百会,头顶有感觉,人的注意力,即经气,跟着感觉爬上头,就升阳举陷了。轻摩涌泉和丹田,脚底和小腹产生感觉,经气随感觉下潜于脚底和小腹,就引火归元了。

但百会除了向上升阳举陷,还能向下平肝潜阳,涌泉和丹田除了引火归元,还能救急和升阳举陷。

这不对立了吗?

他难于入静,思绪不断。

他问他的老师,也问班上学生。大家一言以蔽之“穴位的双向作用”。

双向!即既能升,又能降。即能补,又能泻。既调阳,又调阴。双向调节理论当然能解释这种现象。才不止解释这种现象!世上有什么事物不能用双向调节来解释呢?

在他看来,所谓双向调节理论就是一种畏难或不思进取的借口。

他想得更加深远。他认为研究不能停留于双向调节表面,还应该探究在什么情况下升,什么情况下降。找出导致它们上升和下降的规律,才能很好地把握它们。

教科书上说:人体内存在自我调控系统(Self-Regulatory
System)。它负责人与外界和人体自身内部各脏器之间的调节。由自我侦探、自我分辨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构成。其作用是对人整体、人的各个部份和人的各种成分之间进行调控,以保持人的完整性、平衡性与和谐性。自我调节的主体是人的自主调节神经。

自我调节系统很重要。当人体内邪气实、长包块,体质虚、气血弱,气机下陷、阳气亢奋等病理情况发生时,自我调节系统将被激活、启动,体内各种状态、关系和成份等将被侦探到,分辨出,并针锋相对地进行各种逆趋势调节。邪气实则泻之,长包块则化之,体质虚则补之,气血弱则益之,气机陷则升提之,阳气亢奋则下潜之。总之,那个时候,人体开启了一种有利于自身机体阴阳平衡的运行趋势和机制。所以,中医针灸、推拿、甚至中药治病不一定是那一针,那一灸,那一推和那种药直接面对病症,去祛邪、化包块、补虚、益气血、升提、下降等,而是通过激活和启动人体自我调节系统,通过它而取得的结果。

为了研究升降作用。他开始在自己,也在老师和同学身上试验。让大家闭上眼睛,自己或相互之间在百会、丹田和涌泉先轻轻地搔或振动。那种轻啊!真让人感觉舒适、惬意、心旷神怡。那就是前面介绍的致气调神,导引经气法。那个时候呀,百会是升阳举陷的,丹田和涌泉是引火归元的。然而,随着按揉力度加强,舒适感逐渐消失,局部胀了,重了,痛了,一种强烈的向下(百会)和向上(丹田和涌泉)的感觉出现。这时候的百会象有一座山峰镇下来,或如巨浪劈头盖脸袭来。而丹田和涌泉却犹如中流砥柱,或擎天柱一般,不惧风浪,不畏艰险,向上,向上,再向上。

也就是说,百会和丹田涌泉的升和降完全取决于不同的操作。

终于,他在《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找到了理论根据。“其彪悍者,按而收之”。即来势急猛之证,特别是升之太过和降之太过时,应强行阻断,逆其势治之。既然升之太过,宜于头顶(百会)、两颞侧(太阳)、耳、目、肩上,或上半身等部位和穴位,直向下或向内抑制之,以降其亢奋。

而降之太过,宜取脚心(涌泉)、下肢、小腹和腰骶等部位和穴位,直向上或向内托之,以升阳举陷。该类方法多用点、按和振法等,宜长时间,重手法,并反复多次操作,且方向一定要与病理趋势相反,即直指下(升之太过)或上(降之太过)。如振按百会、振按头四方、振按目上眶(头部三振按)为降法代表,振按涌泉、向上振按小腹和中脘能升提气机等。

 

文章来源 公众号:廖品东教授小儿推拿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