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头面四大手法源流考

评论816

《小儿按摩经》和《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几乎没有头面部操作。

周于蕃《推拿妙诀》首先记载头面部操作。但没有命名,且第四式为风池而非耳背高骨。

清代熊应雄《小儿推拿广意》首次命名头面四大手法为:推坎宫、推攒竹、运太阳、运耳背高骨。并记载了详细术式。

在“推拿面部次第”中有十大操作手法。除于重复的太阳,共9大手法。紧接着,熊应雄先生给出了几幅图。

注意:四大手法依次绘图。其后,不再单独绘图,而将从5-10的穴位操作统一命名为“双凤展翅”

即头面部操作包括了“双凤展翅”法和其前面的四种方法。所以是熊应雄先生最早确定头面四大手法。但他没有明说,顺序是先推坎宫,第二式名称不是开天门,而是推攒竹。

明代《西游记》家喻户晓,受二郎神“天眼(演)”影响。

清代骆如龙《幼科推拿秘书》将攒竹改称天门。

后来,夏云集在《保赤推拿法》中将开天门提前。谓““先从眉心向额上,推二十四数,谓之开天门”。从而规范了头面四大手法。

今人孙重三在《儿科推拿疗法简编》一书中谓“以上四穴(天门、坎宫、太阳和耳背高骨),古人称之为四大手法”。从此,大家俗称头面四大手法。

文章来源 公众号:廖品东教授小儿推拿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